包拯家训
包孝肃公家训云:"后世子孙仕宦,有犯赃滥者,不得放归本家;亡殁之后,不得葬于大茔之中。不从吾志,非吾子孙。"共三十七字,其下押字又云:"仰珙刊石,竖于堂屋东壁,以诏后世。"又十四字。珙者,孝肃之子也。
包拯对待子女,也有自己的一套法则:
【原文】包孝肃公家训云:“后世子孙仕宦,有犯赃滥者,不得放归本家;亡殁之后,不得葬于大茔之中。不从吾志,非吾子孙。” 共三十七字,其下押字又云:“仰珙刊石,竖于堂屋东壁,以诏后世。”又十四字。珙者,孝肃之子也。
【译文】后代子孙做官的人中,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而撤职的人,都不答应放回老家;死了以后,也不答应葬在祖坟上。如不继续我的志向,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。同时他还期望自己的儿子包珙把上面一段文字刻在石块上,把刻石直立在堂屋东面的墙壁旁,用来晓喻后代子孙。
包拯的这则五十一字家训是其生前对子孙的告诫,让包珙刻石立在自家以正家风,由此可见包拯的一身正气、两袖清风,在已距千年的今天也依然被后人所传唱。
相传包拯在断案时有这么一段大义灭亲的故事,包拯在庐州做知县时,一位老大娘来报案,而被告人正是包拯的侄子包勉。包勉打死了老大娘的儿子,摔死了老大娘的孙子,还强奸了老大娘的儿媳妇,这种恶劣的杀人和强奸,在我们的现代社会肯定是死刑无疑的。包拯在接到报案以后,夫人求他看在嫂嫂的面上对包勉网开一面,嫂嫂对他恩重如山,从包拯小时就对他疼爱有加,而公正廉明的包拯虽然万分痛心依然对包勉实施抓捕,包拯放声大哭,并对夫人说,以后嫂嫂由他来照顾。
话题
包拯正直的为人之道、包拯的家训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同样受用,一念成佛一念成魔,不论在官场还是在职场,不谋功利,不为贪图骄奢淫逸而丢弃自己的原则,为官清廉,为商中正,为人正直,才能端正根基,立于社会。
- 上一条诸葛亮家训《诫子书》
- 下一条建设家风家训的现实意义